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增值电信业务开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序言
在经历了多重经济挑战的关键时期,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为中国未来一年的经济工作定下基调,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转型的决心。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和决策,对于理解和评估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首先,会议强调增强宏观政策的一致性,确保经济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这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至关重要。在政策的引导下,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得到更加明确和有力的支持,发展环境也将更加稳定和可预期。
其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布局,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不仅意味着技术进步本身,更关乎于这些技术如何被整合进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此外,会议中提出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策略,为数字经济的消费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新型的数字消费方式将得到更大的提升和支持,这将极大促进数字经济的增长。
最后,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尤其是在电信开放、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等领域,将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带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合作机会。这不仅将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也会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新的动能。
综上所述,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定下了基调,更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为此,中富博睿政策研究团队撰写了系列解读文章,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并共同期待在宏观和产业政策的引领下,中国的数字经济迎来更加光明和活跃的未来。
第一篇 数字经济与增值电信开放
数字经济并非一个新兴概念。其统计口径已于2021年5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确立并发布。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蕴含的多元业态已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过去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壮大,这些业态如今已纳入不同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之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讨论,尤其提到了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的重要性。会议强调,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认真处理数据跨境流动、公平参与政府采购等关键问题,以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从笔者的观察来看,此次会议的表述不仅明确了中国在电信和医疗行业对外市场开放的坚定决心,也将广泛关注的两大问题——数据跨境流动和参与政府采购——纳入高水平开放的议程。提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初衷,是为了在开放问题上,既解决外资企业的“准入”问题,又解决其“准营”中的业务发展问题。因此,在探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础时,有必要回顾并分析我国增值电信行业市场开放的现状,以展望未来的政策走向。
外商投资增值电信业务的准入要求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增值电信业务对外资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外资股权比例限制也逐渐放宽。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政策,外商投资企业可依据《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4年修订)》、《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及《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牌照。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增值电信业务时,还需遵守《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2022修订版)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规定,满足注册资本、业绩和运营经验等相关要求。
2022年4月,国务院对《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进行了重大修订,并自5月1日起施行。该修订放宽了申请条件要求,缩减了法定审批时间,特别是取消了外方投资者需“具有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良好业绩和运营经验”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增值电信业务的种类及外资股权比例的限制,以下对《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中定义的电信业务进行了详细梳理,该目录将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后者又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共计10大类。
增值电信业务开放新动向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成为推动进步的关键。因此,营造一个开放、包容、透明的市场准入环境,不仅是政策优势的体现,更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前瞻性举措。特别是在增值电信领域,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的限制,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实现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的核心关注。
近年来,中国在增值电信业务的对外开放方面已展现出积极变化。2021年11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水平开放,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并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北京、上海、深圳及海南成为政策先行示范的高地,积极筹划地方性开放先行先试的方案。
以海南为例,2020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已明确允许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的企业面向全岛及国际市场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等业务,实质上为离岸数据中心业务敞开了大门。海南正在进一步推进,力求将这一政策扩展至完整的数据中心业务开放。
在上海,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中,明确指出临港新片区将根据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总体部署,有序推进电信、科研等重点领域的开放,并在增值电信业务如互联网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等领域进行试点。
北京方面,2021年12月29日印发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稳外资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争取在自贸试验区特定区域率先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紧接着,2022年5月31日发布的《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支持,面向外资试点开放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在内的增值电信业务。2023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复的《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中,进一步提出在北京取消部分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并探索扩大开放的可能性。
综合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再次证明了中国政府对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的坚定立场,也表明在这一领域已经逐步形成了周全规划。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
增值电信业务的开放是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其积极效应表现在多个层面。
首先,政策的开放和红利对稳定和吸引外资至关重要。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不仅诞生了众多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还见证了许多传统行业巨头的成功转型。在此背景下,海外的IDC、SAAS和软件服务企业密切关注着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的自主开放动向。与一般的招商引资政策不同,市场准入的开放关乎企业的进入、经营许可和牌照获得。这种开放将产生长远的“长尾效应”,吸引那些有意向在中国发展的优质外资企业前来注册并建立运营实体。根据信通院的报告,截至2023年6月底,工信部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中,国有控股企业1550家,占经营者总数的4.77%;民营控股企业29511家,占经营者总数的90.78%;外商投资企业1448家,占经营者总数的4.45%。所以说,未来外资增值电信业务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
其次,对于在华的外资互联网企业而言,增值电信业务的开放使它们能以实际运用者的身份参与到中国数字经济的建设中来。这不仅增强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活跃度,也为它们提供了更加合规的运营环境。特别是对于采用VIE结构或合作模式的企业,这种开放将带来更加稳定和合规的经营机会。
第三,中国目前正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在投资、贸易、数据流动等领域扩大开放。李强总理在今年进博会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的这一举措,预示着中国在适当的时机将逐步开放增值电信业务,以此与国际标准对齐。这一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体而言,增值电信业务的开放不仅是中国数字经济内生增长的推动力,也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更加开放、包容的重要体现。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和深化,我们可以预期中国数字经济将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富观察
新的发展动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能。这对那些密切关注中国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进展的外资企业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会议的决策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数字经济领域更高水平开放的坚定承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提供了新的机遇。
期待具体政策的落地: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积极的方针,但业界仍然期待后续更具体的开放政策。这些政策的细化和实施将是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如何平衡国内外企业利益、如何保障数据安全以及如何促进行业创新等方面。
数字经济的全球整合:在数字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开放举措可能会对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这将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同时,这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新机遇,有助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
1、构筑竞争新优势 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8日
2、世辉观点:增值电信千万条,外资准入第一条, 2019年3月6日
3、中伦视界2022年04月22日:《外商投资电信行业进一步松绑,核心利好有哪些?》4、明年经济这么干!20位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看点
5、中国信通院 《国内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情况报告(2023.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