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值电信业务遇上红筹架构,ICP EDI牌照如何处理
正文前小科普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的许可。涵盖了除基础电信业务以外的多种增值业务。
先弄清:什么是ICP、EDI许可证?
ICP许可证: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适用:网站/APP 向用户提供有偿信息服务(会员付费、广告、下载收费、游戏充值等)。
EDI许可证: 全称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归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 B21 类别。
适用:电商平台、外卖/出行/跨境电商等“在线交易与数据处理”场景。
以当下火出圈的“苏超”为例,“苏超”是江苏发起的全民赛事,因为屡屡爆发热梗引发数千万网友关注,先是抢票平台不同,江苏十三太保各显神通,出了多种多样的购票方式,然而不论哪个售票方都需要办理EDI许可证。又有各平台争相抢夺转播权,引来流量飙升,而直播一旦涉及收费,和平台自身售卖的会员费,那ICP许可证一定是必备资质。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企业国际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红筹架构已成为众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实现境外上市的主要选择。过往,对于涉及增值电信业务的企业在海外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普遍倾向于搭建100%VIE(通过协议控制的可变利益实体)架构。一方面,可以通过VIE协议直接将境内持有增值电信业务牌照的内资企业“纳入”红筹架构中;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股权红筹架构中可能涉及的“两步走”操作。
但是,在2023年初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发布之后,境外上市需要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在进入中国证监会的备案流程时,如发行人带有VIE架构,在实践中,则可能产生实质影响或是延长发行人通过备案的时间。因此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调整架构,调整为一部分直接股权控制+一部分VIE架构,部分拆除VIE架构。或者调整为100%直接股权控制,完全拆除VIE架构。基于此股权结构,境内原有的内资ICP或EDI等许可证,就有了变更为合资或外资许可证的需求。本文将展开对上述两种股权结构ICP或EDI处理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一部分直接股权控制+一部分VIE架构
处理方式:注销内资ICP或EDI许可证,申请外资ICP或EDI许可证
外资ICP或EDI许可证申请条件
申请外资ICP、EDI许可证,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通用):
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公司,注册资金需达到100万元以上。
除试点地区外,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
企业的经营范围应明确包含“增值电信”或“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企业需提供至少3名员工近期一个月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网站需正常访问且符合审批要求。
外资ICP、EDI许可证申请材料清单
申请外资ICP、EDI许可证时,需准备以下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外方投资者提供登记证书(法人登记证书)、外资股权追溯及相关证明材料。
外方投资者自然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员工三人近一个月社保证明。
相关人员的身份证、手机号、邮箱信息。
网站相关证书(如域名证书、ICP备案号等)。
公司章程、可行性报告等其他相关材料。
二、100%直接股权控制
处理方式:参与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于2024年4月发布《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方案》(该规定及本次试点的其他配套规定合称“试点规定”),五种类别的增值电信业务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个试点地区内进一步放松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25年2月28日,工信部发布向首批13家外资企业发放经营试点批复的公告,13家获得本次经营试点批复的外资企业,可以按照批复内容,开展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截止2025年7月已有40家外资企业获得试点批复。
试点规定针对如下增值电信业务进行开放,中国境内的主体在申请下述业务时,其外资持股比例不受限制,外资最高可以持股至100%:
ICP、EDI试点申请流程
根据试点规定,拟在试点地区开展前述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向工信部申请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并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试点批复的规定,接受、配合电信管理机构及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申请流程如下:
办理ICP/EDI许可证涉及政策细节多、流程复杂,中富博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服务,已为多家企业成功获得内资/外资ICP、EDI许可证,助力企业快速落地合规运营!如需进一步咨询,请联系我们,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