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税合规 | 中国内地企业/居民“出海”投资之财税指南(新加坡篇)
一、新加坡投资环境介绍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因与马来西亚联邦在种族政策、经济分配等问题上的矛盾激化,被马来西亚国会投票逐出联邦,被迫宣布独立。李光耀作为首任总理,带领新加坡开启了独立发展之路。这一事件标志着东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新加坡作为知名的全球金融枢纽,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扼守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樟宜机场和港口的高效运作使其成为国际物流中心。新加坡属东8时区,没有夏令时,与北京没有时差,有利于内地企业开展投资活动。新加坡的货币为新加坡元,财政金融体系成熟。新加坡的支柱和重点产业有石化工业、电子工业、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以及生物医药业。
新加坡是全球重要的贸易中心,作为东南亚贸易枢纽,新加坡与全球123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相连,也是世界最大的燃油供应港,新加坡港为全球仅次于中国上海的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因其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大量进口初级产品加工后再出口形成高附加值的转口贸易链,并长期保持贸易盈余形成其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使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独特地位。
新加坡对企业无外汇管制,资金可自由流入流出且对外资准入的政策较为宽松。
企业须在新加坡会计和企业管制局注册,如果是公司,必须至少委任一名新加坡普通居民为董事;如果是分公司,必须至少委任一名新加坡普通居民为授权代表;如果是独资经营或合伙,若外国投资者一直居住在新加坡境外,必须至少委任一名新加坡普通居民为授权代表,中国香港则无居民董事的要求。
新加坡优惠政策的主要依据是《所得税法案》和《经济扩展法案》。新加坡采取的优惠政策主要是为了鼓励投资、出口,增加就业机会,鼓励研发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以及使整个经济更具有活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对涉及特殊产业和服务(如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区域总部、国际船运以及出口企业等给予一定期限的减免税优惠或资金扶持等。外资企业基本上可以和本土企业一样享受政府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新加坡投资优势
货币:新加坡无外汇管制,资金可自由流入流出,新加坡元可以自由兑换。所有主要货币(例如人民币、美元、英镑、日元等)都可以在银行以市场价兑换。
外汇管理:从2014年9月1日起,新加坡要求任何人携带超过等值 2万新元的现钞或无记名票据出入境须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从境外收到超过 2 万新元的无记名票据还须在 5 个工作日内提交报告。新加坡的大部分银行都提供人民币服务,对资金流动限制较小,方便企业进行投资和业务往来。
银行机构:新加坡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开户,如持有长期居留签证或特定通行证的大陆公民可以在新加坡开设银行账户。
证券市场:新加坡证券市场有健全的监管体系,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与全球各个金融市场衔接,是亚洲最国际化的证券市场之一,是全球金融枢纽,约40%的上市公司和超过80%的上市债券来自新加坡境外。
重点鼓励投资者进入的行业:新加坡对外资准入政策宽松,对在新加坡的外商投资无一般性要求或义务,但仍存在一些受管制的行业,包括银行和金融服务、保险、电信、广播、报纸、印刷、房地产、游戏等,对这些行业的投资需取得政府批准。电子、石油化工、生命科学、工程、物流等9个行业为奖励投资领域。
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优势:新加坡是全球经济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全球最发达经济体之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适合设立和管理业务的地区之一。新加坡具有税收政策优惠,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17%,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此外,新加坡与70多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有效避免了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的双重征税问题,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税负。自2025年起实施全球最低税为15%,仅针对年收入超7.5亿欧元的大型企业。
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新加坡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全面自贸协定的东盟国家。根据《协定》,新加坡已于2009 年1 月1 日起取消全部自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中国也于2010 年1 月1 日起对97.1%的自新加坡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中国连续15 年保持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国。
新加坡对华投资主要项目包括:3 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1 个国家级合作项目广州知识城,以及吉林食品区、新川科技创新园、南京生态科技岛等。
企业并购的优惠政策:根据新加坡2025年预算法案,针对企业并购活动的优惠政策旨在通过税收激励和资金支持吸引高质量投资,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具体指的是企业在并购后进行的高价值经济活动,如资本投资(包括并购后的整合支出)、研发创新、绿色转型等,可申请抵免。新加坡新增15%的优惠税率,适用于从事高增值活动的企业,包括通过并购扩展业务或建立区域总部的公司。但要注意的是企业需证明其并购活动能为新加坡带来实质性经济贡献(如就业增长、技术转移等),方可申请该税率。
三、新加坡会计制度
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趋同。在新加坡,企业收入是以上一年为基期进行评估的。这意味着任何课税年度的基准期都是指该课税年度前一年结束的财政年度。 所有企业必须按照新加坡税务局的要求保存账簿凭证,根据所得税法案和货物和劳务税法案,企业保存账簿凭证的期限至少为5年。新加坡公司的企业税申报截止日期为每年的11月30日。值得注意的是,已进行货物和劳务税(GST)登记纳税人必须向已进行货物和劳务税(GST)注册的客户签发税务发票,但无需对销售零税率商品、销售免税商品或视同销售等情形签发税务发票。此外,纳税人可向非货物和劳务税登记客户开具收据(而非税务发票),该收据作为纳税人的收入交易的证明。
新加坡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一) 会计做账周期:中国内地每月做账申报;中国香港按年度做账,首次报税为公司注册后第18个月,之后每12个月一次;新加坡每年需提交财务报表,企业通常按年度做账(12个月为一个周期)。首次会计年度最长不超过18个月,之后每年会计周期为12个月,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可能需提交季度或半年度报告。
(二) 会计年度:中国内地为统一自然年度(1月1日-12月31日);中国香港可自由选择会计年度,常见年结日为3月31日或12月31日;新加坡可自行决定会计年度结束日期,但首次年度不超过18个月,多数企业选择12月31日或与业务周期匹配的日期。
(三) 发票管理与税会差异:新加坡允许自制发票,但需包含新加坡税务局规定的基本信息,开具给客户的税务发票和供应商提供的税务发票需要保存至少5年。在进行纳税申时,这些税务发票无需与申报表一同提交。税会差异相对较小,但仍会出现一定的调整。
(四) 企业亏损处理与结转:中国内地一般企业亏损可向后结转5年,特定行业可延至8-10年;中国香港企业亏损可无限期结转;新加坡企业亏损可无限期结转,但若股东变更超过50%,亏损结转可能受限。
(五) 财务、年度合规要求:新加坡审计对于小规模公司可以豁免审计要求,如果能满足以下三项中的两项,则可以定义为小规模公司:1.年营业额1000万新币以下;2.总资产1000万新币以下;3.员工少于50人。
四、新加坡税收制度概览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不可分割的部分。税收收入是新加坡政府主要财政来源,新加坡税收政策的根本宗旨是保持企业和个人的税率都具有竞争力。保持企业税率的竞争力将有助于新加坡继续吸引外资。
01 新加坡现行税种
货物和劳务税:自2024年1月1日起,新加坡的货物和劳务税率已从8%上调为9%。
印花税:适用于不动产、股票和股权相关的书面文件。包括不动产的转让以及出租,股票、股权的转让等。印花税的税率根据文件的类型和交易的价值有所不同。如对于公司涉及的股份转让而言,转让股份、股票时,买受人应该按照买入价或股票价值较高者的0.2%缴付印花税。
关税:新加坡作为自由港,仅对部分特殊商品征收进口关税。主要包括烟草制品、石油产品、酒类产品以及机动车。
博彩税:对私人彩票、投注、抽奖所得征收。
外籍劳工税:新加坡对引进外国劳工的新加坡公司征收外籍劳工税,旨在规范外籍劳工在新加坡的就业,自2025年9月1日起从550新元涨至650新元。
资本利得税:实行单层公司税制,公司就其收益所得所支付的所得税款是最终税款,对新加坡居民企业所支付的股息无需纳税。
针对新加坡境内来源股息免税限于单层持股,如果是多层持股,则有可能无法享受免税待遇;针对新加坡境外来源股息,新加坡允许境外所得税抵免。
遗产税:已于2008 年2 月15日取消。
02 中国香港、新加坡两地税制比较
中国香港税收遵循地域来源原则,即只对公司和个人在中国香港赚取的收入征收,对于中国香港税务居民,包括个人与企业的中国香港境外收入几乎都不征税。新加坡税收遵循属地原则,即任何人(包括公司和个人)在新加坡发生或来源于新加坡的收入,或在新加坡取得或被视为在新加坡取得的收入,都属于新加坡的应税收入,需要在新加坡纳税。也就是说,即使是发生于或来源于新加坡之外的收入,只要是在新加坡取得,就需要在新加坡纳税。另外,在新加坡收到的境外赚取的收入也须缴纳所得税,有税务豁免的除外(如:股息、分公司利润、服务收入等)。
对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不征收,这对于投资者和高净值家庭更为友好。如果企业的利润较低,特别是对初创公司或小型企业,中国香港企业所得税的两级税率制度相较于新加坡的税率制度更具吸引力;对于新加坡本地居民的新设企业,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的税务政策显得更为诱人。就个人所得税而言,新加坡的整体税负相较于中国香港会相对较高,且其对于高收入人群的征税额呈现上升趋势。
03 中国香港、新加坡两地社会保障政策比较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中央公积金制度(CPF),是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覆盖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多领域。
中央公积基金分为四类账户:
普通账户(OA):用于购房、教育贷款、投资等;
特别账户(SA):专用于养老储蓄,收益较高;
医疗账户(MA):支付医疗费用及购买医疗保险;
退休账户(RA):退休时将普通账户和特别账户合并形成,按月发放养老金。如果身故时账户还有余额,可以由法定继承人继承。
结 语
新加坡因其全球贸易中转站的特点、政策扶持下的税收优惠、开放的经济政策、较为容易的上市融资这几大优势而成为目前中国企业出海的理想投资地,是跨国企业设立总部的理想地。在全球最低税的政策影响下,新加坡仍然具有强大的税务优势,对于中小企业,新加坡较低的企业所得税仍然极具吸引力。
另外,新加坡的优势在于其国际地位比中国香港更独立,中美关系及美国对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两地的接受度也越来越影响企业家的最终决策。所以对于特殊敏感行业,企业会考虑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国际平台公司。
参考依据:
新加坡2025年预算法案 http://www.mof.gov.sg/singaporebudget
中国居民赴新加坡共和国投资税收指南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44/n1671176/n1671206/c2582367/5116191/files/dee1aecbb49a4b20a2f8972d484aeccf.pdf
国际税收“双支柱”方案 迈向落地实施阶段http://bj.mof.gov.cn/ztdd/czysjg/jyjl/202311/t20231113_3916132.htm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官网 http://www.cpf.gov.sg
新加坡出台多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c102741/c5239166/content.html
视频平台“走出去”应关注东道国税务遵从要求 http://www.chinatax.gov.cn/chinatax/c102448/c5239178/content.html
-END-